诗画案例 Case
推荐案例 / case
2022 - 03 - 08
点击次数: 30
规划区位于黑河市区西部环城东路1号,距离黑河市区9公里,园区依山傍水,生态良好,是黑河市别具北国风光的绿色净土,拥有旅游、冰雪、森林等三大得天独厚的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悠久远的历史文化坐标。本次规划在广泛而深入的资源评价、市场分析、竞合分析等的基础上,围绕中俄文化风情体验和城郊休闲度假两大主题,依托规划区独特的滨江生态环境、影视文化基地和民族民俗资源,“以文为魂,以水为媒,以业立牌,以节造...
2021 - 10 - 28
点击次数: 51
绍兴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是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后第一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文态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承前启后、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特编制此规划。规划提出通过五年建设,把绍兴建成具有国际风度、中国气派、江南特质的国际文化名城;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融合样板地;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的文商旅休闲目...
2021 - 01 - 04
点击次数: 79
在新一轮黑龙江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黑河被定位为二级旅游枢纽城市,是火山湿地旅游带、界江风光旅游带、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风景廊道、鸡西-黑河-大兴安岭风景廊道的重要支点。在旅游强省战略引导下,黑河市高水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黑河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助力黑河经济大发展。黑河全域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图黑河市各区县市全域旅游发展分析图本...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571-89874258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杭州市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

日期: 2019-09-12
浏览次数: 339

项目概况:

临平新城位于杭州中心城区东北,北接临平老城区,南濒沪杭高铁,交通便捷,是进入杭州的门户和桥头堡,凸显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独特地位。

由于翁梅立交下匝道口的位置变更,使得整个城市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需要有新的城市空间引导。结合新的地铁站点,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临平新城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基于以上设计诉求,本次城市设计方案意在在新的双铁环境中指导建筑展现临平新城的特色风貌。

杭州市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 

发展策略:

1、强调导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水岸经济、创意经济等高端经济形态,打造宜人便捷的高收益物业;

2、强调公共开放空间,形成24小时全活力的都市商娱目的地;

3、通过文化类公建的开发,凸显片区文化气质,以娱带商,游购合一,文脉复合;打造有层级的多元功能体系和便捷的交通体系,引领杭州多彩便捷的生活工作方式;

杭州市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 

核心亮点:

1、运用对内调整,对外串联的手段,进行交通模式优化,通过竖向停车,无缝换乘的方式,形成VPCT交通模式。

2、以“便捷-智慧-低碳-文化-宜居”为主题,倡导金融商务、生态居住、特色商贸、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与便捷,同时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融于一体,突出杭州-上海枢纽节点形象,建设成为充满朝气活力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新城。

3、形成“三纵、四横”的主干路结构。

杭州市临平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

4、结合慢性系统将相近功能的地块串联起来,形成 “时尚消费体验轴”、“文化休闲游憩径”和“生态运动养生环”三条具有主题特色的步行流线。绿化系统为“一环一纵一横”的“田”字结构。一横:沿望梅路街头绿带,一纵:沿迎宾路绿带。

5、根据不同功能主题特色配以不同的灯光和色彩,有重点、有起伏、有点缀、有高潮,构成远近相间、内外相透、动静结合的丰富多彩的夜景奇观,形成优美的灯光景观体系。

6、以“智慧城市”为理念,形成“更透彻感知、全方位互联、高度智能化”的智慧新城。余杭对外沟通-产业互动、政策先行先试的智联枢纽和企业转型升级平台、企业孵化基地等培育设施的智慧平台。


相关推荐:
2022 . 03 . 08
规划区位于黑河市区西部环城东路1号,距离黑河市区9公里,园区依山傍水,生态良好,是黑河市别具北国风光的绿色净土,拥有旅游、冰雪、森林等三大得天独厚的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悠久远的历史文化坐标。本次规划在广泛而深入的资源评价、市场分析、竞合分析等的基础上,围绕中俄文化风情体验和城郊休闲度假两大主题,依托规划区独特的滨江生态环境、影视文化基地和民族民俗资源,“以文为魂,以水为媒,以业立牌,以节造势”,围绕民族文化休闲、影视创意怀旧、体育运动娱乐等主题,营造北疆民族民俗体验和城郊休闲度假良好环境 ,打造集民族风情展示、影视文化博览、城郊休闲度假、康体运动娱乐、自然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旅休闲目的地。规划立足园区长远健康发展,结合园区建设现状和旅发大会观摩需要,将园区建设分成两期建设,通过一期较为成熟地块的发展,引流推广园区旅游品牌,带动二期(远景)开发建设,形成滚动发展良好局面。
2021 . 10 . 28
绍兴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是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后第一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文态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承前启后、融合发展、创新引领,特编制此规划。规划提出通过五年建设,把绍兴建成具有国际风度、中国气派、江南特质的国际文化名城;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旅融合样板地;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的文商旅休闲目的地。规划提出绍兴市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将率先基本建成旅游现代化强市,成为旅游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本,旅游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新时代绍兴“文化高峰”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激发,建成新时代“文化发展高地”和高品质“城市文态”,走出一条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绍兴特色的文化强市之路。
2021 . 01 . 04
在新一轮黑龙江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黑河被定位为二级旅游枢纽城市,是火山湿地旅游带、界江风光旅游带、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风景廊道、鸡西-黑河-大兴安岭风景廊道的重要支点。在旅游强省战略引导下,黑河市高水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黑河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助力黑河经济大发展。黑河全域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图黑河市各区县市全域旅游发展分析图本次规划充分挖掘黑河文化、火山、森林、湿地、界江、冰雪等优质资源,对黑河全域旅游发展进行精准定位,构建全域旅游项目体系,开发全域旅游产品,促进全域产业融合,完善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助力黑河旅游产业强势突围,实现全市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 . 05 . 26
以“老家•观音岩”为形象品牌,融合山水田园、地域文化和乡村风光为一体,美化村落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培育主导产业、导入休闲业态,打造“离城最近”、“风味最远”、“农味最纯”的重庆市乡愁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为重庆美丽乡村典范、三产融合示范、三农改革典范、乡村振兴示范。
相关产品 / Products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