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免费服务热线

0571-89874258

0571-86483696

0571-85174259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zjshjn@126.com

0571-85174259

城市能做一位“长红”的网红吗?

日期: 2020-04-02
浏览次数: 27

重庆,113.6亿次;西安,89.1亿次;成都,88.8亿次……在某短视频平台公布的2018年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数据中,中西部城市表现亮眼。短视频传播助力“网红城市”脱颖而出,引发人们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思考。“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只顾形式和手段不在意内涵和底蕴。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

城市能做一位“长红”的网红吗?

1、找到强烈独特的城市风格

纵观国内典型的网红城市,它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它们自身都带有比较浓烈的城市特色。这个特色使得它们与其他的城市得以区分开来。若想跻身“网红城市”,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找寻城市的独到之处,叙述“大异小不同”的城市故事,从而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网红城市”? 例如重庆。被唤作'山城'的重庆,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城市。之所以被唤作山城是因为重庆是个依山而建的城市。在重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重庆有很多的公路都建在楼上,或者说很多楼都建在公路上,轻轨在房子的中间穿过。在经过的时候能给人一种新奇、魔幻的感觉。因重庆的地理环境特殊,重庆的立交桥也成为它的特色之一。交叉重叠的立交桥,也成为它的一大特色,在外地游客第一次到重庆的时候,总能被它3D立体魔幻的景物所惊奇,震撼。所以成为网红城市很重要一个基础就是你必须得有自己的一个特点。

2、一座城就是一个旅游产品

成熟的旅游城市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建设,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跨越。在杭州、海口等旅游品牌叫得响的城市,促进景点与城市的融合,把整个城市当作旅游景观来打造是一种共识。“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再加之以合理的配套和相应的街区改造才可以让一座城市变身成为“城景合一”的独特城市旅游产品。整个城市的空间功能应该有更合理的规划,比如说景区、休闲消费区、住宿区、交通枢纽这几方面涉及游客出行,因此应该统筹好交通线路规划,甚至应该有紧急救援系统布局等,在规划上做到这一点很有必要,方便游客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方便了本地居民。除此之外,城市的物价也很重要,泰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物美价廉,才能吸引到更多阶层的人来消费。

城市能做一位“长红”的网红吗?

3、会做并且善做城市营销

对于城市营销而言,除了文化母体的次元碰撞之外,还能如何借助社交媒体拥有巨大的营销力,撬动更多用户参与话题互动,是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当下,IP时代的中国城市正逐渐意识到“网红城市”不仅仅是几段小视频那般简单,而是需要透过“两微一抖”等社交媒体,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营销,尝试构筑自己的城市话题,并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城市营销。没有城市愿意籍籍无名,所以城市不能没有话题。因此,在塑造“网红城市”上,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够借助城市话题来形成城市IP,将城市特色和品牌深度结合,再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广,构筑旅游营销大平台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巧妙的将城市形象植入消费者的心智,推动城市营销走向高潮。

4、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共建共享。

要在接待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优化旅游发展市场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优化提升旅游传统产业市场主体,大力培育旅游龙头企业集团,鼓励中小旅游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旅游市场主体。城市发达的交通总是能够便利人的,这一点无需质疑。因此要大力构建旅游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地铁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及慢行交通系统为补充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城市夜旅游一定要开发好。夜上海闻名中外,夜游西湖和杭州宋城也颇受欢迎,这些都需要精心打造方能留住游客。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和特点打造相应的旅游项目并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项目,让游客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是关键。


    推荐新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1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际上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且是放到五大振兴之首,并且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重点要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未来在落实好产业帮扶政策,让“土特产”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考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就是土。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很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也就是“两个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接二连三,大家对这个都很熟悉了,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刚才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居间服务,实际上很大程度就是这个,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刚才讲一个原字号向制成品,这里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
  • 点击次数: 5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再次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庄毓敏发布了《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该指数报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从绿色创新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两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了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情况。根据指数测算,2017—2020 年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报告还从八个子指标维度,分别介绍了排名前十城市的先进经验,其中上海在“创新制度”“研发投入”“创新转化”“创新产出”“健康生活”等方面均表现突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指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非均衡化、梯度化的空间特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创新雁阵,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第一,着力增强和造就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雁功能;第二,着力在南京、武汉、杭州、合肥、长沙、成都、重庆等重要支点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型创新平台;第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个国家级创新方阵;第四,在各个重要城市,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化活力;第五,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第六,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各地发展。庄毓敏针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投入产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短板,从汲取优秀城市经验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考虑,提出了以下五条政...
  • 点击次数: 9
    11月24日上午,“2022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以视频连线形式参加会议并做专题发言。以下是发言内容:第一个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用相当篇幅论述了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一个关键词:“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阐述,特别是富有独创性地对“第二个结合”作了深入阐述。《报告》用“40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即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最为精准、最为精辟的提炼。这“40个字”的概括有着重要意义,我体会有“四个贯通”: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三是把中华文化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我们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在今天和未来要弘扬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把中华文化价值与世界文化价值贯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的智慧。这“40个字”体现出来的既是中国的文化价值,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价值。第二个关键词:“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基础上增加了“自强”。强调“文化自信自强”是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一致、相...
  • 点击次数: 7
    2020年9月22日—24日,备受期待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四川省遂宁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遂宁传媒集团承办,并得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遂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界精英、专家、学者,以及文旅集团、目的地、投资商、媒体代表450余人齐聚一堂,开展交流合作、展示发展成就、探讨行业未来、树立产业典范。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今后5至10年,应要大力促进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山地旅游,乡村旅游等等,并与养生、养老、亲子、游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休闲度假产业的品质和质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现场致辞实录: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应中国旅游协会邀请,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我代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我们都知道,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旅游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9月5日在“2020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的演讲中,我用若干组数据说明了中国和全球旅游业受到的损失,是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并对十四五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了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有关数据今天许多演讲嘉宾将会谈到,这里我就省略了。本次大会将探索、研究并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全面推动中国旅游业恢复振兴的理论新思考和实践新探索,这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将有助于适时重启和恢复发展旅游业,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各地经济的复苏。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思考和建议:一、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洗礼之后,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部门,除了采取...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