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免费服务热线

0571-89874258

0571-86483696

0571-85174259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zjshjn@126.com

0571-85174259

葛慧君:发展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生态惠民的金山银山

日期: 2021-01-26
浏览次数: 40

1月4日下午,浙江省全省关注森林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省政协主席、省关注森林组委会主任葛慧君出席并讲话。

葛慧君:发展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生态惠民的金山银山

葛慧君在讲话中强调,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心谋划,扎实工作,确保关注森林活动更富活力、更有成效,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下是讲话内容: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关注森林”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部署全省“关注森林”活动,为推动美丽浙江建设贡献智慧力量。首先,我代表省“关注森林”组委会,向刚刚荣获“省森林城镇”的81个单位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关注森林”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注森林”工作是在全国政协倡导下开展的一项公益性活动。我省自2008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组委会认真组织、积极推动,持续13年开展“关注森林”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利、促进美丽浙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去年,各地面对重大疫情,积极应对,全力以赴,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完成的新造林面积是200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目前全省已有18个城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位列全国第一,成绩可圈可点。会前我们参观了“森林浙江·迈向林业现代化”建设成就展,刚才又观看了金华市、安吉县、苍南县马站镇三个单位创建工作的视频介绍,这些都生动展现了全省各地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创建工作成效。胡侠同志代表“关注森林”执委会对去年活动开展情况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我完全赞同,也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我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更高的标准。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期间,明确要求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目标。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秉持活动宗旨,抓住机遇,精心谋划,扎实工作,特别是要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问题,确保“关注森林”活动更富活力、更有成效,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里,我就如何推进“关注森林”工作,讲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要致力于发挥生态效益,持续推动国土绿化,让绿色成为我省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推进国土绿化,是关注森林活动的重点任务,也是发挥好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载体。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已处高位,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基本完成绿化,可用于造林绿化的空间十分有限。各地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创新思路,多途径多方式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把浙江的绿水青山建得更美。要持续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以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为载体,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森林建设,扎实推进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片林、庭院绿化、乡村绿道建设,努力扩大绿地面积,擦亮城乡一体全域大花园的生态底色。要着力提高绿化质量,不仅要多种树,还要调结构、优品种、增色彩、美景观,实行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不断提升景观效果。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通过生态保护修复、增绿提质等方式,串联起自然人文资源,逐步构建树木葱茏、林相优美、生物多样、安全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要致力于提升经济效益,助力发展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生态惠民的金山银山。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不仅能提供木本粮油等上万种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还能促进欠发达地区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省委提出要进一步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其中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关注森林”活动,要突出利民惠民主题,发挥各方面的智慧力量,积极为促进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献计出力。要助力优化生态产业,推动以森林为依托的大林下经济、木本粮油、花卉苗木、竹木等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新兴产业,支持培育区域品牌,利用好中国义乌森博会等重要载体,积极搭建展示展销的市场平台,把绿水青山变成商品、变成服务,把真山真水变成真金白银。要助力强化科技服务,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山区农民科技培训,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通道,推进省际合作交流,吸收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林业发展效益。要助力创新发展机制,围绕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课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议,这方面省政协将围绕以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重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开展重点调研,加快打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使山区老百姓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促进区域共同富裕。

第三,要致力于释放社会效益,积极传播生态文化,让爱绿护绿成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支撑。爱绿植绿的启迪,源于文化的觉醒;护绿播绿的推动,得益于文化的自觉。关注森林活动,要把培育生态文化、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形式,打造生态文化产品,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优美作品的感染、良好行为的示范、绿色人物的带动,将爱绿护绿变成每个人自觉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要充分利用我省森林资源丰富、保护地类型多样、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通过“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生态日”“爱鸟周”等重要纪念节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要持续发挥“国土绿化书记访谈”重要载体作用,通过赠苗植树、珍贵树种进校园、古树名木认捐认养、网络植树等方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注森林、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要加大植物园、科普馆、标本馆等生态文化基地建设,融入生态文化核心理念和生态文化元素,深入挖掘茶文化、竹文化、花文化、古树名木文化的内涵,更好彰显绿色文化、生态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

同志们,深入开展“关注森林”活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责任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使“关注森林”活动更好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宣传品牌,为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文字来源:浙江省林业局


    推荐新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1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际上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且是放到五大振兴之首,并且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重点要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未来在落实好产业帮扶政策,让“土特产”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考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就是土。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很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也就是“两个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接二连三,大家对这个都很熟悉了,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刚才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居间服务,实际上很大程度就是这个,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刚才讲一个原字号向制成品,这里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
  • 点击次数: 5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再次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庄毓敏发布了《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该指数报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从绿色创新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两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了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情况。根据指数测算,2017—2020 年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报告还从八个子指标维度,分别介绍了排名前十城市的先进经验,其中上海在“创新制度”“研发投入”“创新转化”“创新产出”“健康生活”等方面均表现突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指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非均衡化、梯度化的空间特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创新雁阵,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第一,着力增强和造就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雁功能;第二,着力在南京、武汉、杭州、合肥、长沙、成都、重庆等重要支点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型创新平台;第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个国家级创新方阵;第四,在各个重要城市,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化活力;第五,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第六,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各地发展。庄毓敏针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投入产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短板,从汲取优秀城市经验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考虑,提出了以下五条政...
  • 点击次数: 9
    11月24日上午,“2022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以视频连线形式参加会议并做专题发言。以下是发言内容:第一个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用相当篇幅论述了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一个关键词:“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阐述,特别是富有独创性地对“第二个结合”作了深入阐述。《报告》用“40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即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最为精准、最为精辟的提炼。这“40个字”的概括有着重要意义,我体会有“四个贯通”: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三是把中华文化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我们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在今天和未来要弘扬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把中华文化价值与世界文化价值贯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的智慧。这“40个字”体现出来的既是中国的文化价值,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价值。第二个关键词:“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基础上增加了“自强”。强调“文化自信自强”是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一致、相...
  • 点击次数: 7
    2020年9月22日—24日,备受期待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四川省遂宁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遂宁传媒集团承办,并得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遂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界精英、专家、学者,以及文旅集团、目的地、投资商、媒体代表450余人齐聚一堂,开展交流合作、展示发展成就、探讨行业未来、树立产业典范。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今后5至10年,应要大力促进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山地旅游,乡村旅游等等,并与养生、养老、亲子、游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休闲度假产业的品质和质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现场致辞实录: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应中国旅游协会邀请,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我代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我们都知道,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旅游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9月5日在“2020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的演讲中,我用若干组数据说明了中国和全球旅游业受到的损失,是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并对十四五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了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有关数据今天许多演讲嘉宾将会谈到,这里我就省略了。本次大会将探索、研究并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全面推动中国旅游业恢复振兴的理论新思考和实践新探索,这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将有助于适时重启和恢复发展旅游业,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各地经济的复苏。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思考和建议:一、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洗礼之后,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部门,除了采取...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