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免费服务热线

0571-89874258

0571-86483696

0571-85174259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zjshjn@126.com

0571-85174259

教你打造高质量的度假经济高地

日期: 2019-11-22
浏览次数: 45

旅游度假区是度假产业的集聚区和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是文化和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区,更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区。1992年以来建立了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015年以来评定了3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我国旅游度假的靓丽名片和著名品牌。目前,发展“方向”和“出路”成为困扰各个度假区“成长”的最大烦恼。度假区要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度假经济高地,如何形成自己的发展思维?

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分析

以旅游资源为一定基础,但不过度依赖,突出依托特色的主题资源。相比传统观光旅游目的地过度依赖旅游资源,项目单一,体验感较弱,而度假旅游地突出强调深度体验与感受。例如主题资源中的度假圣地,拉斯维加斯、西班牙海滨度假圣地等,体验项目众多,给游客深入的体验。

度假旅游目的地注重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注重业态创新、产业链的完善。

以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为核心进行度假产品的打造。传统旅游目的地过度单一以某一景点或项目为核心进行打造,度假目的地更倾向依赖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环境与文化氛围,依托特色文化与项目进行一眼,注重整个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保护与运用。

教你打造高质量的度假经济高地

度假消费市场趋势

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目前依托美丽乡村政策的号召,加之国内出游人群旅游经验等丰富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旅游度假逐渐步入2.0时代,并出现了主题游、深度游等高附加值产品。

轻一代成为出游主力:90后、95后,甚至是00后已然成为度假旅游市场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意愿、休闲需求亟待关注。新一代出游人群有更加强烈的休闲及度假需求,并且,区别于70后、80后以传统OTA或口口相传作为出游信息来源渠道,新一代人群更加青睐于抖音、小红书、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这也使得近期一批网红目的地应运而生。

亲子游受追捧:随着消费能力强,消费观念新颖的80后、90后日渐为人父母,亲子游被视为家庭消费的重要议题。

度假地打造思维创新

要素集聚:多要素优势集成跃迁

旅游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如何从生活圈向生态圈去转变,如何让从生态型、群落化的方式去打造一个共生、进化的一个基础。没有完整产业链整合的目的地不一定是一个便利的、成熟的、能够持久的目的地。

休闲凭借设施资源,度假注重环境资源,新业态融合产业资源。旅游度假区要变生存、生活、生产要素为旅游要素,利用不同资源打造不同产品,形成复合型的大旅游产业,打造旅游主导、多业集聚、产业融合的包括空间全地域和进入产业、文化全领域的全域旅游境区(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四个环境支撑),实现旅游度假区的“蝶变”。

产品开发:多方位,多角度

旅游度假区建设要有别于景区对“三奇”(奇山异水、奇风异俗、奇巧异技)的追求,更加注重开发“三亲”型(亲近自然、亲和社会、亲自体验)休闲度假产品。要正视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中普遍的忽视市场、过度开发、产业单一、盲目国际化等问题,度假产品的开发应从多方位、多角度着手,通过开发高水准、新颖化、多样化的产品增强旅游度假区旅游的品质,形成市场亮点。

业态思维: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

休闲旅游的诉求是怡情养性,其最后的落脚点终归是精神层面的,包括:舒适感、快乐感、亲近自然的指数等等,这种精神体悟或来自自然,或来自文化,或合二为一。

业态对于度假旅游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度假旅游消费能级高,消费层次丰富,夜间消费欲望强。如果在某地停留时间稍长,就可能形成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当然要过夜,这就存在一个“夜态”产品的问题。故而业态和夜态产品是休闲旅游不得不关注、不得不精心打造的。如果说业态是空间上的,是产品内容上的功能布局,是休闲旅游的常态;那么夜态就是时间上的,夜态化产品是度假旅游的标配产品。

结语:未来的旅游业,休闲度假领域无疑是具有最大潜力的市场,这个长长的赛道需要更多的创新。如何重组行业资源?如何深入挖掘游客消费的巨大潜力?如何让更多的游客享受旅游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课题,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推荐新闻: / News More
  • 点击次数: 1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际上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且是放到五大振兴之首,并且在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重点要做好“土特产”三个字文章。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未来在落实好产业帮扶政策,让“土特产”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考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就是土。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都是乡村很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也就是“两个多”,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接二连三,大家对这个都很熟悉了,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在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刚才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居间服务,实际上很大程度就是这个,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刚才讲一个原字号向制成品,这里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整个县域统筹规划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
  • 点击次数: 5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再次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上海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庄毓敏发布了《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该指数报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从绿色创新投入和绿色创新产出两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了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情况。根据指数测算,2017—2020 年上海稳居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榜首。报告还从八个子指标维度,分别介绍了排名前十城市的先进经验,其中上海在“创新制度”“研发投入”“创新转化”“创新产出”“健康生活”等方面均表现突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振指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出非均衡化、梯度化的空间特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创新雁阵,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第一,着力增强和造就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雁功能;第二,着力在南京、武汉、杭州、合肥、长沙、成都、重庆等重要支点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型创新平台;第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个国家级创新方阵;第四,在各个重要城市,深入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化活力;第五,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第六,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动各地发展。庄毓敏针对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投入产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短板,从汲取优秀城市经验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考虑,提出了以下五条政...
  • 点击次数: 9
    11月24日上午,“2022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以视频连线形式参加会议并做专题发言。以下是发言内容:第一个问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用相当篇幅论述了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一个关键词:“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阐述,特别是富有独创性地对“第二个结合”作了深入阐述。《报告》用“40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即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最为精准、最为精辟的提炼。这“40个字”的概括有着重要意义,我体会有“四个贯通”: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三是把中华文化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这“40个字”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我们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在今天和未来要弘扬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把中华文化价值与世界文化价值贯通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的智慧。这“40个字”体现出来的既是中国的文化价值,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价值。第二个关键词:“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基础上增加了“自强”。强调“文化自信自强”是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一致、相...
  • 点击次数: 7
    2020年9月22日—24日,备受期待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四川省遂宁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遂宁传媒集团承办,并得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遂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界精英、专家、学者,以及文旅集团、目的地、投资商、媒体代表450余人齐聚一堂,开展交流合作、展示发展成就、探讨行业未来、树立产业典范。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今后5至10年,应要大力促进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健康旅游、医疗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山地旅游,乡村旅游等等,并与养生、养老、亲子、游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休闲度假产业的品质和质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现场致辞实录: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应中国旅游协会邀请,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我代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我们都知道,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旅游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9月5日在“2020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的演讲中,我用若干组数据说明了中国和全球旅游业受到的损失,是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并对十四五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了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有关数据今天许多演讲嘉宾将会谈到,这里我就省略了。本次大会将探索、研究并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全面推动中国旅游业恢复振兴的理论新思考和实践新探索,这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将有助于适时重启和恢复发展旅游业,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各地经济的复苏。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思考和建议:一、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洗礼之后,全球和中国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部门,除了采取...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