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点完成不了,就做不到真正的文旅融合!

这四点完成不了,就做不到真正的文旅融合!

日期: 2020-01-17
浏览次数: 34

一是传统文化资源的更多开发利用。

与重视视觉审美体验的自然景点观光不同,文化旅游活动在观赏历史遗迹或文化遗产的同时,往往更加倾向于探寻其内在的文化意义,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我国文化资源风格独特、种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人群需求。韩国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虽不及我国,却在开发的深度、广度和丰富程度上更胜一筹。旅游文化本身即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既包含历史遗迹、园林建筑、民俗娱乐等文化领域,又包含旅游者本身的文化素养、思想信仰、行为方式等元素。因此,在多向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文化主体特质,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借鉴韩国将历史遗迹、文物、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延展内容加以展现与演绎,满足旅游者体验旅游文化深层次内涵的精神需求。

第二,文化内容通过旅游渠道更快更好传播。

文化依靠旅游传播,旅游依靠文化提升。文旅融合之前,旅游业也在吸纳文化元素,但吸纳的深度、方式、渠道存在不透彻、不精细、挖掘不深入等问题。文旅融合之后,这方面的短腿和缺陷将会得到补充。旅游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对外交往的属性。文化的融入为旅游增添了“培根铸魂”的力量。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中国优秀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不断推出文化旅游精品,将文化通过旅游更好地展示出去。用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用旅游来传播文化。

这四点完成不了,就做不到真正的文旅融合!

第三是文化旅游深度体验的创新融合

与静态的文化展示不同,文化感需要从场所记忆和集体记忆中摄取,转化为场景、故事、故事线,通过技术,带给游客感官、行为、思维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才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无论是古街古镇、亭台寺庙,还是名山大川、民族风情,对旅游者来说都是一次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如“旅游+演艺”模式也在不少景区运用得相对成熟,通过与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的紧密结合为游客呈现另类体验。《宋城千古情》以主题公园模式,以历史典故展现杭州这个千年古都的深厚文化;“印象系列”以实景模式将当地文化与山水旅游景点紧密结合;《梦回大唐》以剧场模式,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塑造丰富的舞台表达形式……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单一景点的观光。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向。

第四是“创新+传承”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应突出内容的地域化民族化。地域、民族文化旅游吸引物的选取打造,要突出其地域代表性和民族标志性。同时,要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既谨慎“拆旧”,也谨慎“建新”,做好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防止资源非正常流失,为文旅深度融合营造出纯正、地道和浓郁的本土文化旅游氛围。文化首先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当中创造的,人们应该探索旅游产品背后的文化元素,这样旅游产品才具有真正的地域性、差异性和民族性。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旅游业与目的地优势文化相结合成为趋势,在与文学、音乐、影视、民俗、建筑设计、工业等领域的结合中催生新型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离不开文化的积淀,文化也需要旅游产品做载体。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