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以西,层峦深处,森林覆盖率高达96.5%以上,车驰其间,满目苍翠。这里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故里,长久以来,由于大山阻隔,这一片山林曾“养在深闺”少有人识。
于群山环绕之中,山坳一侧卧着一片长百余米、宽三十余米的大屋顶,背靠着高约300米的山坡,坐东朝西直面省道。在山另一侧的聚居村落,民居依山而建,屋檐层叠。这里就是文成县西坑镇,作为浙江四个民族镇之一,这里有着浓厚的畲族风情。而这一片大屋顶就是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该项目是接待各方游客的“客厅”,同时体现当地特色和彰显地域文化。作为展现小镇形象和导览小镇概况的窗口,这里承载了展览、接待、会议、旅游服务和集散等功能,项目总面积约10800㎡,其中地下室5500方作为集散停车场。
建筑从当地居民聚落形态中抽象出折叠式屋面,并利用山体进行层叠。它不仅能在尺度上与传统建筑进行对话,而且能更好地与中式瓷砖、砖墙、仿木构等建筑语言相匹配。建筑的体量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化整为零,使它放置于群山之中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形成良好的共融。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在大屋顶下,以菱形错落有致的网架系统和森林中盘根错节的树冠为意象,将森林之间的树冠群像抽象为一种张力的建筑结构,成为本案最具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树状结构的支撑在形式上契合于“文”的甲骨文字型,与当地畲族传统的手工编织彩带中的菱形网格纹样也产生了呼应,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再次诠释。
作为展现小镇形象和导览小镇概况的窗口,设计出发点来自于对森林意向的抽象,将自然的森林抽象成树状的结构,整座建筑俨然森林中的一片人工树林,与项目背后丛林密布的山坡完美的融合,极好地匹配了“森林氧吧客厅”的定位。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卧入山麓的大屋顶——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建筑采用连续折叠的屋顶形式与当地的民居形式和谐共生。建筑周边的挑檐是对斗拱原型的抽象与简化,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表达。
这座生长在森林之上的坡顶建筑,或将成为文成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