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有哪些?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有哪些?

日期: 2020-05-14
浏览次数: 20

自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名称一直是相关主管部门和国土、城乡规划两大行业机构高度关注并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策略有哪些?

(一)实行国土资源利用统一分类和统一调查

改变国土资源利用分类由各自主管部门主导、标准各异的现状,统筹整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对于土地的分类标准,形成统一衔接的分类体系。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整为自然资源调查,增强调查的全面性、系统性,系统查清全国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权属、分布等情况,形成各方认同、共享的调查数据,为自然资源的权属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信息平台的搭建奠定坚实基础。

(二)落实主体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主要通过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项基础性、协调型的区域功能部署。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原则,分析和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统筹兼顾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是新时代的改革要求。从生态文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要明确以下两大要点:

第一,树立生态视角。生态视角是观察和理解现实的一把关键钥匙,要养成用生态视角看问题的习惯,提高用生态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当然,生态既包含自然生态,也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甚至政治生态,只有建立了多元、整体的生态视角,才能更好地分析、研究和谋划城市。

第二,树立生态价值观。要用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替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重构什么是好什么是差、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的价值体系。首先是多样性,不要单一化,单一会导致韧性不足,应对能力不强。城市多样性的涵盖面很广,不仅自然资源要多样,功能、产业、人群、空间、景观等都要多样。其次是包容性,有机包容讲究内在的关联与平衡,不能相互排斥,不能以大压小,要实现生态复合系统之间的平衡。

(四)建立高效便捷的审批监管体系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框架,整体谋划布局,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抓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在规划审批中,要减少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数量,同时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原则,精简规划审批内容,重点从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方面进行控制性审查,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要结合“多规合一”,推进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体现“多规合一”改革效果。

强化规划实施监管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决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严禁违规建设;坚持按法定程序修改规划,严格审批。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

部分资料来源:参考网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