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导向,新的发展路径,意义在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全域旅游又是一个创新、创造、创建的过程。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一、全域旅游的重点
全域旅游的关键在于对“全域”二字的把握。
资源全域整合。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发展融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新理念,做好整合文章,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间,集聚打造旅游目的地。
产业全域融合。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以“旅游+”促进旅游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共融共生共兴,在更大的空间里,创造更多的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大旅游产业新高地。
要素全域配套。树立“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丰富全域旅游生活的要素,既满足大众旅游的普遍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引领和拉动大众旅游生活的综合消费。
结构全域优化。结构优化是全域旅游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而重在结构优化。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把资源配置调优,把供需关系调优,把产业结构调优,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
社会全域参与。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鲜明特征。全域旅游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更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在更大的空间里引导、吸引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产业主体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来,培育更多的产业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共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初衷和标志。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既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生活的享受者,又是旅游产业的创业者、旅游生活的服务者。
市场全域管理。全域旅游呼唤管理创新,必须走向全域管理,即从原本的行业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标本兼治”,覆盖旅游生活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过程、旅游市场各个环节的旅游市场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在全域范围内构建起优良的市场秩序。
营销全域统筹。全域旅游下的旅游营销,就是要统筹营销、整合营销,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走向城市营销、目的地营销。同时,要创新营销,即营销“全资源、全时空”,针对旅游旺季与淡季、长假与非长假、周末与非周末、白天和夜晚等四个方面的旅游消费“落差”,激活冷资源、闲资源,促进均衡消费,实现四季旅游、全年旅游,应该是全域旅游的题中之意。
服务全域提升。全域旅游,产品为王,服务是道。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化,是全域旅游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重把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区域全覆盖。同时,把优质服务从旅游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和社会各个“窗口”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和游客在旅游生活的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为服务“买单”,通过服务让旅游产业增值,共建共享美好的旅游生活,这是以人为本在全域旅游中的生动体现。
环境全域协调。优美的环境是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生活空间。推进区域环境全面治理和全域协调,创造和谐、优美的整体旅游环境,实现全域环境的景观化、生活化,全域旅游的实践将把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二、全域旅游创建的考核指标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主要考核指标:
六大考核指标
➢ 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 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 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 当地农民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 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 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读完这个你就明白什么是全域旅游了!]()
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通过验收。
准入门槛四项基本标准
➣ 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 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 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 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适配条件
1、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县市发展条件:产业基础好;资源类型丰富,重点资源突出;明确的旅游主打产品,有一定品牌基础。
2、处于都市辐射圈,传统旅游资源不突出区县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良好。
3、行政区域范围较小区县发展条件:资源集中;空间立体化利用潜力大。
4、旅游资源全域均质分布区县发展条件:资源丰富;相对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