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民宿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日期: 2022-01-14
浏览次数: 6

近年来,民宿成为活化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最近五年,民宿投资热度不减,不少地方的民宿都与景区共谋共赢,而随着文旅融合步伐的加快,民宿研究也日益专业化、体系化。

有人说,目前民宿“85%都不赚钱。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么大的比例不赚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毅然决然地跳入“民宿坑”里?是不是都觉得自己会成为那15%?又凭什么觉得自己会是例外呢?

民宿一般与当地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优越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原真的生活气息相结合,才更具吸引力。因此,民宿在空间布局上往往更加靠近本地开发成熟的优秀景区。

民宿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民宿行业经历了自由无序生长,混乱恣意的状态最终仍需回到专业的管理和运营的道路上来,民宿被纳入监管,走上标准化的不归路,已是不容置疑的大势所趋。当规范化成为必然趋势,如何保存民宿的持续运营和盈利才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

这些年,民宿的外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与此同时,民宿这个谱系的另一端也在延伸。当民宿产业如火如荼时,区域性的集中发展,终于让民宿产业迎来了一个质的改变,那就是民宿集群。

看看目前国内已经发展成熟的民宿群,滇西北民宿群是民宿发展最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之一,也是客栈投资最热的区域;长三角民宿集聚区是以莫干山为代表的客栈民宿集群,是目前发展非常成熟的典范,虽然发展较早,但基于强大的市场需求,仍然后劲十足;浙闽粤海岸民宿则有半岛海湾众多、交通网络完善、市场消费能力强的特点,现在发展得也不错。

这里可以看出来,民宿集聚式发展,对于单打独斗,有其优势所在。 民宿点多面广,数量庞大,然而单个民宿面对风险往往缺乏抵抗力。民宿集群对活化乡村、带动当地甚至全域旅游的贡献不可忽视。

民宿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所谓“民宿集聚区”,指的是在一个区域内,民宿数量和民宿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效应,并形成以民宿业态为主导产业,以民宿品牌为核心吸引,以民宿体验为主要消费形态,以民宿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带动乡村旅游多业态发展的一种新型乡村休闲度假部落(度假村),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景区依附型和配套型住宿的新型旅居生活社区。

当前,旅游民宿产业正向“民宿+文旅”“民宿+文创”“民宿+康养”等方向转化,发展空间巨大。民宿集聚区的创建,不仅为旅游民宿插上翅膀,更丰富了文旅产品业态、激活文旅市场新活力。尽管大多数景区把发展民宿作为王道,但民宿不是住宿产品,民宿是文化旅游产品,民宿助力景区发力,首先要做资源调查,民宿卖的不是风景,是生活。为此,顶层设计、品牌导入、人才培养都需要系统规划,做好民宿,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民宿是文化和旅游资源“活化”的重要路径。应借助和有效利用周边自然和人文资源要素,注重主题产品的创新开发,把美宿、美食、美景、地域文化、特色物产等结合起来,彰显出“民宿+”的个性化、特色化、本土化、文创化特征, 发展民宿要着眼于大众需求,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为重点,民宿的特点既在房子上,又在内容上,不管是发展旅游还是发展民宿,都要“以人为本”,民宿更要坚持以“农”为主,融入乡村振兴,以“文”为魂,将乡村闲置空心村宅活化,打造乡村度假目的地。通过打造精品民宿集群让村民了解并参与到民宿的业态中,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同时民宿产业也要注重统筹布局,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对合法的民宿经营者按经营规模和硬件条件给予一定的补助;农业、文旅等部门要加强对民宿建设的指导,加大对民宿集中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资料综合整理自网络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