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支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支点

日期: 2020-01-08
浏览次数: 3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重大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重大发展战略,管根本、管大局、管长远,是一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抓紧抓实,确保见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那么,作为县、乡两级基层党委和政府,笔者认为应从农业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民生保障和农村土地改革等四个“要点”着手,科学地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产业要优化。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坚持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路子,在保障基本口粮安全的前提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农产品,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基础设施要先行。扎实推进农村补短板工作,农村影响乡村振兴的真正短板是基础设施。必须着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深入推进农村补短板惠民生行动。将所有补短板的项目精准到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全力推进水电路“三个小康”工程建设。

人居环境要改善。坚决打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攻坚战,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关闭,全覆盖的配置农村生活垃圾收储设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大力发展循环效益农业,把畜禽粪便的污染收集处理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实施“天蓝、地绿、水净”工程,推进山、水、田、院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

农村改革要深化。要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这“三大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抓手,也是关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紧密围绕构建这“三大体系”来进行。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农村生产力上,没有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

人才培育要抓牢。当前,我国整体处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发展阶段,人才振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上。首先是“育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及时跟进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和优先支持;对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乡镇年轻公务员,实行外出考察、集中培训全覆盖,造就“三农”队伍。其次是“引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政策吸引从农村走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务工人员、退休干部返乡创业,吸引企业家、城市居民下乡兴业。再次是“用才”。研究出台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年度考核奖励的政策;对“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能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聘为技术指导专家,并参照村干部工资标准给予补助,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农村用地要盘活。把盘活用好农村集体土地作为政策突破。解决乡村振兴用地的问题,要守好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确保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加快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权同价的管理办法,配套出台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建设用地政策,在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招拍挂程序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征用标准,支持乡村优先低价购回,增加乡村振兴的资本积累。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71-89874258/88390985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666号万达广场C座6楼 公司传真:0571-85174259
扫一扫关注诗画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诗画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