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日期:
2021-12-03
浏览次数: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在世界范围内,传统村落以及乡村生活形态、乡村文化的保护都是难题。特别是在一些远离大中城市的乡村地区,青壮年人口流出、当地居民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越发严重。这种变化趋势,使当地乡村未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面临挑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中,真正的古村落保护应当是使古村落处于活态当中,让古村落保护有力度有成效、发展有活力有生机,成为乡村振兴里充满“乡愁”情节的温柔底色。那么如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体制机制?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始于高起点规划。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严格项目把关、管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补齐项目规划、项目组织、古村落利用、要素保障等短板,健全项目立项管理、规划引领、科学保护机制,加强对项目的衔接与把关,确保各类基础项目建设与村庄整体规划有机融合、协调一致。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加强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保护利用等人才队伍培养,在村庄规划建设中注重整体风格、风貌保护,尽可能保持古村落原始风貌,把古村落的根、古村落的魂留住,同时加大专项项目的申报,高标准实施,确保建筑群整体有效保护;根据不同古民居、古建筑,分类设定保护、修缮规划,抓好拆旧建新、防火防蛀等日常管理,统筹安排古村落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尽可能保持古村落原始风貌,着力维护古村落整体形象,也要在不损害整体形态的前提下,人们对传统村落、传统民居进行重新规划和修缮,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宜居程度,让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同时对于村庄里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因此,要加强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对本村文化传统的学习。积极活跃各类民俗节日,以其新内涵激发年轻一代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同时鼓励游客参与民俗和节日庆祝活动,达到更好地宣传、保护和挖掘这些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目的。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当然,对待传统村落还应该超越被动、静态的保护,使其承载的精神文化价值参与国家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在评估村落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探索传统村落产业及文化活化。产业及文化活化是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永续法宝。首先,传统村落产业活化的关键是拓展传统农业产业链。通过引导现代消费模式,将绿色生态与村落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乡村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度假模式,发展新型农业形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村落恢复经济活力。其次,借助旅游的经济作用,实现村落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促进传统村落文化活化。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历史风貌保存完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古朴、建筑群体特色明显的传统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当地政府也应当将传统村落纳入旅游品牌战略,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适度有序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文化创意等,建设乡居民宿和研学、康养旅游基地。鼓励利用传统建筑开设村史馆、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工作室、农村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统工艺作坊、传统商铺等场所,展示历史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当利用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和商业项目开发的,应当先对开发类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开发条件成熟的,应当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应当先予保护、禁止开发;已经实施开发的,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和保护。


传统村落如何从“传统”中“活化”?


尤其是在传统村落较为集中的区域,当地政府可以设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或者集中连片保护区,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传统村落。提倡保护性开发、发展性保护的模式,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多一种可能性。


来源:光明日报、《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消费前沿、长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