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日期:
2021-05-27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文明善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增进农民福祉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乡村振兴要能落地,就必须要解决市场、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地、钱等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坚定地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人的问题就是既能让农民进城,又能让各路人才上山下乡,走出去、请进来;地的问题就是让沉睡的资源变成活资产;钱的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三农”投入。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解决好市场化问题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从乡村资源运营到农地改革深化,其中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并起到乡村资源优化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三权分置、活化运营”的市场化。我们需要市场化的“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市场化模式和产业赋能。一直以来,农业回报率低制约着乡村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大阻碍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农业生产领域更深层次的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调动农民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础,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实现新时代乡村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举全社会之力,聚集各方资源共同推进,目前关键是坚持政府主导,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充分激发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涉农方面的服务功能,打造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协同推进的机制。要鼓励乡村生产经营主体树立现代化、绿色化的经营理念,加大市场信息的跟踪与研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生产方式,并朝着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解决好产业问题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让农民就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要解决乡村振兴的产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进一步丰富乡村产业类型,创新产业融合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电商等产业,大幅提高产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当然发展这些产业不能光靠农民,还要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给他们提供创业服务平台,完善扶持政策,让他们在乡村能干事、干成事。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解决好融合问题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慢变量,农业农村工作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城乡融合有两个概念需要厘清,农业不等于农业生产,乡村也不等于农村。乡村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乡村,农村就是农民的农村。只有在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思考乡村振兴的问题,乡村振兴才有可能真正做活,离开城镇、城乡融合讲乡村,乡村就是死局。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均衡是城乡发展不均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这一方面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发展对乡村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导致乡村发展“失血”严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大发展、大跨越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城乡融合发展包括了五个方面的融合:城乡要素的融合、城乡产业的融合、城乡居民的融合、城乡社会的融合、城乡生态的融合。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城乡融合一定要强调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为此要加快推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解决好土地问题


乡村振兴如何落地?


要重点是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目前各地的建设用地指标比较紧张,从里面拿出一块给农业农村,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发展乡村振兴的下一步关键是用好、用活农村闲置土地,用好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指导各地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把零星分散的建设用地整合盘活,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同时要加强土地用途监管,坚决遏制“大棚房”等农地非农化乱象。


资料来源:新京报、人民论坛、中国人大网、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