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将户外运动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优势产业。
2.1.1 《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2025)
计划到2030年建成100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合理利用优质的户外运动资源、加强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推动户外运动产品及服务升级、健全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体系、深化户外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户外运动安全治理水平和强化要素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
2.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2024)
计划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从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强化冰雪经济要素保障、深化冰雪经济对外合作等8个方面,提出了24条政策举措。
2.1.3 《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十二部委,2023)
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计划到2035年培育100项以上最美乡村体育赛事。
从加强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产业、加强乡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繁荣乡村文体事业、发展乡村绿色生态体育、加强乡村全民健身组织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政策举措。
2.1.4 《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2023)
目标是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服务保障全、地方特色强、配套产业优的户外运动发展高地,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达到 3 万亿元。
从推动户外运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提升户外运动服务供给质量、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组织实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举措。
2.1.5 《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旅部等十四部门,2022)
计划构建全国营地服务网络体系,形成露营旅游休闲精品线路,推动形成营地体系。
提出优化规划布局、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加强标准引领、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规范管理经营等9项工作任务。
2.1.6 《中办国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2022)
计划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 ;到203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
从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夯实群众基础、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营造社会氛围等8个方面,提出了29条具体措施。
2.1.7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2023)
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的发展格局。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持续增加,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参与人数不断增长,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提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发展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供给、释放消费潜力、强化服务支持6大任务、20条措施。
2.1.8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国务院,2021)
目标是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提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等8大主要任务。
体旅融合方面,提出普及推广冰雪、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
2.1.9 其他相关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6);
各省市自治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及单项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