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成就举世瞩目,有目共睹。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探索一直未曾停歇,催生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适应性城市等一系列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它们是什么、如何建设等问题。
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宜居城市是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从技术角度而言,所谓“宜居城市”,即特别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
“宜居”,包括安居体系、适居服务、乐居家园,强调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从“安居”到“适居”再到“乐居”的追求向往。总体而言,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是立体的、多维的、全方位的,既要美得有形态,实现城乡聚落分布合理、人居自然相得益彰;也要美得有韵味,能够触摸到自然肌理、历史脉络和文化记忆,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要具有人文特色,体现人文关怀,能够陶冶居民心性,愉悦居民生活;更要美得有温度、有质感,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生态性产业发展水平。
韧性城市
什么是韧性城市?它是指城市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能够凭借自身能力预防及减缓各种压力和冲击,并且迅速从中恢复的城市类型。由此可见,城市韧性一方面强调“免疫力”,另一方面强调“恢复力”。
韧性城市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从变化和不利影响中反弹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对于困难情境的预防、准备、响应及快速恢复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城市应急应变系统,韧性城市更具系统性、长效性,也更加尊重城市系统的演变规律。
韧性城市意味着要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一座城市要有韧性,首先要在功能和空间上做好布局,积极拓展城市空间韧性,为整个城市面对灾害事件时能够迅速抵御、适应和恢复提供空间条件。而基础设施是韧性城市的载体,要把增强发展韧性的理念贯穿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各环节,不断增强城市工程韧性。同时围绕韧性城市的建设可以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需过多干预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转,实现城市结构功能韧性的提升,构建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将城市建设融入蓝绿生态本底。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狭义地说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状况,使城市生活便捷;广义上理解应是尽可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城市规划、建筑让人赏心悦目,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可以陶冶性情、心情愉快,总之是适合人全面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群众对更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随着我们的世界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对智慧城市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毫无疑问,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依托。而如何认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如何在建设过程中用好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城市大脑”技术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城市大脑”是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市民凭借它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城市管理者通过它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进行合理分工。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围绕城市治理需求,真正实现智能化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应用导向”,通过融合城市资源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圈,打造从家庭、社区到城市全业态、全场景打通的智慧城市新模式。
来源:中国江苏网、河南日报、十堰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