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如何长久吸引游客?
日期:
2020-05-20
浏览次数:

春暖花开,新一轮的赏花游在灿烂的油菜花田中拉开了帷幕。江西的婺源,湖北的武汉,陕西的汉中,西藏林芝等等,都成了全国性的“赏花旅游”热点旅游地区,用“井喷”来形容“赏花旅游”的火爆似乎也丝毫不为过。然而,花开有时,赏花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我们通过分析两个案例来探寻脉胳。

经典案例之一:江西婺源

油菜花让婺源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为享誉四方的“梦里老家”。婺源,俨然已是国人“乡愁”的代言。有着“中国四大最美油菜花海”之称的婺源江岭,万亩梯田油菜花是游客的必到之处。每年,当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便成为这里的主角。依托油菜花的自然禀赋,借势打造和提升婺源休闲旅游产业,婺源用景观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理念打造花海,跳出传统意义上单纯种农作物油菜的思维,着力打造“油菜花”经济。

经验之谈

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江西婺源的“赏花旅游”之所以“绚烂”,“政府重视”是绕不过的因素,近年来婺源县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积极扶持,每年拿出专项120万元资金用于鼓励农民种植油菜,总面积在10万亩以上,已经形成了赏花的规模效应。

拓展核心吸引物,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到婺源不光能看花,还有许多民间的东西,比如徽派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当地傩舞、徽剧等民间文艺非常受欢迎。婺源的油菜花也与庐山、景德镇结合推出长线游,这样就能够吸引游客进行深度旅游,慢下来,留下来。

利用乡村元素,让赏花更具乡土气息:婺源利用淳朴的农家风味在游客赏花时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因地制宜将民房改造成古朴典雅的民宿,让建筑在保留乡土气息的同时能够享受周到完善的现代服务。这种古韵与现代的结合,给游客以最舒适的住宿体验。


经典案例之二:湖北武汉

武汉是一座与湖光山色相映衬的鲜花烂漫之城。从2012年武汉首次推出“赏花经济”发展规划,武汉赏花游从最初的赏樱,拓展到赏梅、赏杜鹃、赏牡丹、赏荷……并造就了武汉大学、东湖磨山、木兰云雾山、清凉寨、汉口江滩等新花城十景。经过持续不断的打造,武汉新花城之旅已逐渐为武汉旅游的知名品牌,武汉赏花从一花游到百花游,一城游到全城游,现在逐步向境外市场来做推广。

经验之谈:

政府重视是首要:2013年至2015年,武汉将每年投1亿元专项资金,发展赏花游产业,把赏花游发展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赏花游格局。可见政府善于重视和投资才是“赏花旅游”红红火火起来的根本性前提。

规划立项:武汉在2012年对发展赏花游进行专门的赏花经济规划,规划提出未来三年内主要选择樱花、梅花、荷花、桂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重点打造东湖和六个新城区为主的“一核六区”赏花园区,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赏花游格局。该规划对武汉的赏花经济发展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善用节事助力:武汉赏花游充分结合各区赏花资源和农业特色,利用油菜花节、紫云英花节、杜鹃花节、郁金香节、薰衣草节、荷花节、观荷采莲节、桂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推动赏花经济的发展。

案例启示:

立足根本多元发展:赏花经济需要的是以农业科技为依托,合理融入人文社会资源,打造具有显著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以赏花为基础的新兴经济形式,推动赏花经济向兼具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和农业科技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赏花仍需深度游:赏花经济并不意味着游客仅仅是去看花,花只具有芬芳和姹紫嫣红的吸引力,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赏花旅游”更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将赏花与其特色紧密结合,从而包装出更多丰富的旅游产品,比如婺源的油菜花和武汉大学的樱花。这两个地方之所以名气大,都是在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打造花海,花只是一种媒介,游客更多的是被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以花为媒,延伸产业链赏花经济依然是要依托农业科技,延长赏花经济的产业链。通过花品的改造拉长赏花期。通过开发以花为基础的深加工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也是发展赏花经济的重要方向。

重视营销的力量:网络时代要重视互联网媒体营销的力量,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已被旅游营销广泛运用。可以多方面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等各种手段进行当地赏花游的营销。一篇网红文或者高点击率视频的力量,往往超出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