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日期:
2022-10-20
浏览次数:

在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对于研学旅游和整个旅游产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冠疫情即将过去,研学旅游的春天也即将到来。在大力倡导劳动教育的当下,研学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学旅行不仅能解决景区淡季游客少的问题,而且将来还会成为文旅经济新的增长点。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从推向市场以来,研学旅行就受到各界关注,同时也因其存在的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研学旅行产品同质化严重、“华而不实”等问题而受到质疑。目前很多研学产品缺少对实际情形的考量,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事实上研学的核心是“学”,研学应是一种场景式教学,其核心产品应该是知识的传播,然而这些软性的东西,却在与旅游结合时被弱化或根本没有触及。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在研学旅游中,不仅研学的“学”没体现出来,市场上的产品还表现出同质化明显的问题,缺少特色。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缺乏互动性。一样的设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放的地方;一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执行者。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在市场上很多研学产品其实是“披着游学的外衣,走旅行团的线路”,不符合研学的初衷和教育部文件的要求。研学的初衷是给中小学生带来浸入式的学习和成长,即让学生们在一定的场景中代入角色,从中感悟到人生观、价值观或获得对历史的认知等。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研学旅行一头连着旅游,一头连着教育,其发展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这一旅游业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如此一来,怎么做研学旅游?怎样做好研学旅游?也成为了大家共同探索的课题。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研学旅游是复杂的服务型产品,应当直接“对话”受众,详细了解需求,将研学旅游打造成体系化的产品,才能更好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与实施。要针对大中小学生特点开发不同的研学游产品,找准自身定位,凸显景区自身优势特色,与研学旅游的需求对接。可以依靠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来建设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基地,让学生可以在基地中体验和研习,寓学于游。进军研学游市场,创造更多的机会与研学游单位合作,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力。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要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研学游基地动起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创设研学活动的情境,也可以按照地方资源的属性,因地制宜打造研学游基地,利用自然景区、文化遗产、综合实践基地、农业基地、工业旅游、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不同特点,明确研学主题、开发研学产品,打造各类研学基地。比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纳入研学旅游产品范畴,引导学生在基地习练五禽戏,感受养生文化的魅力;常规旅游景点也可以安排研学旅游活动。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研学旅游是一个新兴产业,文化旅游部门以及相关产业应该紧跟市场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抢抓机遇,迅速适应市场从而更好地承办研学游活动,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及监督机制,指导研学机构规范发展。同时,教育、交通、安全等部门要共同参与,齐力打造研学游基地,推动研学游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书写“旅游+”的大文章,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


研学旅行如何走得更远?


研学旅行主要面向的是中小学生,其特征是“由学校集中组织,出发之前有课题有目标,回来以后有总结”。在研学这条赛道上,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接待经验。研学旅行是教育和旅行的结合,因此这两个产业需要磨合、包容、合作,方能让行业走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