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乡村都有属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者产业。这个则是构建乡村博物馆核心设施的重要内容。
乡村博物馆要以保存、展示、传播乡土文化、本土文化为使命,保持“乡土味”;但也要“土”得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成为“高品位”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乡村博物馆既要让偏居乡村的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得到精神上的滋养,也要通过乡土文化展陈、文创产品展售、手工体验、风物特产供应、拓展教育、课程会议服务等方式,反哺乡村建设,给村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变化,实现“富脑袋”又“富口袋”的目标;建设乡村博物馆要通过“标准化”,走上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更要突出“特色化”发展,努力让建成的每一家乡村博物馆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成为这个区域内重要的文化枢纽和文化品牌。
要让乡村博物馆充满活力,不能只是单纯汇聚乡土资源进行展示,而应重在以创新、整合的思维发掘乡土文化,并将其融入村民生活与乡村发展之中——让村民看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更加尊重先人的创造,承担传承、保护、发展的责任;也让村民看到资源利用所带来的切身利益,以及与之关联的文化提升为生活带来的变化。
有效利用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把乡村博物馆办出特色,才能让其经久不衰。这不仅对促进乡土资源保护、促进当代文化创造、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