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怎么做?这“五味”少不了!
日期:
2020-09-21
浏览次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已经从传统的“观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单一的观光体验模式向多元化的乡村度假与农业休闲转变。人们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原生态的乡村风光、乡土风情,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乡村旅游是“农业+旅游”的主要模式,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五味”共存。


乡土味:保留大地气息

发展乡村旅游,不要一味打造异域味,应该着力挖掘本土味。模仿别人,永远抹不掉“伪造”的嫌疑;做好自己,才能凸显“原生”的美丽。乡土味,说到底就是土里土气、乡土气息,这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最最重要的东西。在做乡村旅游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村落的民宅、巷道、立面、材料的原有格局和本真风貌,尽可能地保持本土本地的民俗文化,严防拆古桥、伐古树、毁良田、废古宅,更不能搞推倒重来、大拆大建。


原真味:守护一方乡野

很多人选择乡村旅游,是想逃离城市的喧嚣与快节奏。所以,乡村旅游本质是给都市人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提供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转化,提供工作与休闲间的节奏缓冲。乡村旅游可以着重突出自然景观的优势,利用环保生态的绿色风景和氛围,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乡村旅游承载旅游转型升级后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提炼乡村本土的元素,还原乡村本土的风格,将原始的乡村风景保留,将最初的感觉保留,将历史的文脉保留,将乡村的味道保留。


民俗味:演绎一种风情

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是群众性的文化创造结果,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源头。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游客“追求新鲜和探索文化”的心理需求,也可以保证特色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发展和保护。在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上做好文章,让游客在“吃住玩游购娱”之外有深度的综合体验,才能从物质向精神升华,使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要综合应用场景化恢复,活态化展示,让民俗活动再现,让游客得以体验,真正融入到民俗的文化氛围中去。


古韵味:传承一脉文化

究其本质而言,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为背景,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产品的一种旅游形式。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最能体现乡村文化的节点;村名的起源、聚落的形态,都隐藏着乡村独有的历史积淀。人们寻找的所谓乡愁,包括远方故土的文化记忆和追忆往昔的儿时情怀,同样隐含在乡村文化的肌理之中。乡村的古韵味,表现在老村子、老房子、老街巷、老物件等载体之中,即便是残垣断壁,往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乡村旅游只有扎根于这些老东西中,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力求修旧如旧,才能保住古风古韵。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破坏文化,降低文化格调,寻求低级趣味。应该要形成文化与经济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


生活味:还原本来面貌

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形神有序,节奏舒缓,适合人居。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有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旅游化的乡村生活,不是简单地回到以前,而是有选择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形成旅游休闲形态的乡村品质生活,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最终实现居住空间舒适化,生活空间缤纷化,工作空间人性化,情感空间温馨化。